经常骑行,如何界定骑行强度?

次浏览
6 人参与回答

骑行强度的大小一定会有一个评判标准,下面就从多个维度来对骑行强度分个级,大家对号入座。

骑行里程

1、初级级别

每天骑自行车通勤,或者周末骑行去郊外游玩,一天骑行总距离不会超过100公里。

2、中级级别

日骑百里已经是家常便饭了,一千公里内的长途骑行也从不畏惧。

3、高级级别

一年骑行距离可以绕地球不知道多少圈了,码表都骑爆表了,地球有多大,用自行车去丈量。

自行车车型

1、初级级别

骑的自行车一般是XC,山马党,或者骑个小轮车通勤。

2、中级级别

骑公路车,追求速度与激情;骑DH,追求刺激与挑战;骑行BMX,追求技巧与酷炫......

3、高级级别

车型已经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一定是最顶级的战车,买自行车和升级改造的钱可以买汽车了。

骑行消费

1、初级级别

无论是买自行车还是买装备,或者外出骑行消费,一定是追求性价比的,骑行还是很省钱的。

2、中级级别

骑行省钱?不存在的!在骑行烧钱的路上越走越远......

3、高级级别

骑行风格

1、初级级别

骑行就要轻轻松松的,休闲骑才是王道。

2、中级级别

起步就拉爆,骑行就拉惨。

3、高级级别

哥想怎么骑就怎么骑,跟着心情走。

骑行时间

1、初级级别

一次骑行时间也就四五个小时,长一点也就六七个小时,当天往返。

2、中级级别

什么24小时,48小时不间断比赛经常参加,一骑行根本停不下来。

3、高级级别

上班,不可能的,我不上班的,全年都在骑车。

自行车比赛

1、初级级别

经常观看自行车比赛,也会鼓起勇气参赛,但大多都是做陪衬。

2、中级级别

自行车比赛的??停D妹?,已经小有名气了。

3、高级级别

不屑于参加普通的自行车比赛了,已经是职业车手了。

骑行路况

1、初级级别

大多为城市骑行,以平路为主。

2、中级级别

喜欢爬坡,喜欢去挑战难度大的路况,会去骑行川藏线滇藏线等骑行路线。

3、高级级别

挑战新藏线等一不小心会gameover的路线,只要心中有路,在哪都可以骑行。

拉人入坑

1、初级级别

逢人就说骑行好,拉人入坑从不厌烦。

2、中级级别

身教大于言传,会用自己的行动感召身边的朋友加入到骑行行列。

3、高级级别

搞自行车公众号,app或行业门户网站了,为国内自行车骑行行业做贡献。

骑友感情状况

1、初级级别

感情状况良好,有自己的另一半,很幸福。

2、中级级别

3、高级级别

我不是专业人士,我都是用自己的身体去界定的:骑出去,流了汗还可以轻松骑回来的,证明强度不够;骑出去,中途休息一下,还是可以骑回来,开始有强度了;骑出去,中间要休息才能到目的地,然后回来的时候可能要休息一两次,强度可以了,没有必要,以后不要超过这个强度了!一个膝盖恢复中的老家伙给的留言~~哦,记得,你的单车是可以变速的,学习在不同的路段路况使用不同的档位组合!

平均心率100-120弱鸡

平均心率120-140初级

平均心率140-160中级

平均心率160-180高级

平均心率180~∝变态级

我骑行五年,其中两年服役,共骑行1.5万公里

1、里程 我最远一天200公里,在业余队伍算中上强度吧

2、速度 公路党可能更看重速度,30-40-50-60 巡航每增加十公里是一个强度

3、身体状况 累没事,不要有身体疼痛

平时人们骑行都是城市周边骑,经常听到强度弱,中,强!根据路线分

路线强度弱:平路为主,80公里左右

路线强度中:有坡不多,130公里左右

路线强度强:坡多且大,180公里左右

骑完车,第二天爬不起床,就超过骑行合理强度了。

每个人的适应度不同,身体状况也有好有一般的时间,没有一个确定的公里数与时间,骑行的线路不同強度也不一同。所以,最好以身体的恢复度来衡量。